第二天早上,我在吃早餐——白粥、鸡蛋和豆沙包。突发灵感——包馅就是重点。于是,我留下包子没吃。第一节语文课,我带着试卷和包子走进课堂。评讲写话这道题,我先读了写得好的话,再读了一篇写得差的,问:你们觉得哪段话写得好?好在哪里?不好在哪里?孩子们各抒己见。
接着,我拿起包子轻轻地咬了一小口,让大家看看,问:“看到馅了吗?”大家异口同声地说:“没看到。”我再咬一小口,问:“看到了吗?”大家齐说:“没看到。”我又咬了一小口,还是没看到。大家都不耐烦了。我把包子转向另一头,大口地咬了一口,问:“大家看到包馅了吗?”孩子们兴奋地说:“看到啦!”“黑黑的,是莲蓉包!”顿时,我得意了,马上抛出一个问题:“大家觉得写话与吃包子有什么关系?”聪明的端端马上反应过来:“我们写话就不能写来写去都没写到重点,应该要像陈老师最后一次吃包子一样,一口就要吃到包馅去。”“你的领悟能力实在太强了,明白陈老师的用意。其他的同学明白了没有?”许多孩子似懂地点头说知道。
最后,我连续读了三篇写得好的话,强调写话要仔细观察图画,把图片的内容作为重点写具体。同时,写一件事,要写出事情的起因、经过和结果。事情的经过要写具体,可以写写动作和语言。
每周五一节写话课,希望在每一次指导课上,孩子都有收获。
评论